在携手谋发展、一起向未来的道路上,中国不仅经过自身不懈奋斗,彻底摆脱绝对贫困,还积极参与国际减贫合作,中国的经验、技术、资金助力多国民众走上自强致富的道路。
长久以来,这个云端上的村子都处于极度贫困中。一条以旅游业为主、养殖业为支撑的乡村振兴新画卷正在徐徐铺展
在推动网信事业发展过程中,总书记始终植根人民立场,关注亿万网民的诉求,让网信事业更好造福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网信事业是人民的事业。要适应人民期待和需求,加快信息化服务普及,降低应用成本,为老百姓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服务,让亿万人民在共享互联网发展成果上有更多获得感。(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
央视网《联播+》特梳理总书记相关重要论述,与您一同学习领会。2016年4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网信事业要发展,必须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文化的自觉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思考激活传统文化,实现千百年来为民造福的理想在陕北深感民瘼,他沉吟着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群众最浓的情,化成最重的承诺、最硬的措施、最大的投入,在中华大地铺展开波澜壮阔的反贫困斗争。2018年,汶川考察,转磨磨豆。端端地,这是关中话,稳稳正正地。习近平总书记常说:乡亲们一天不脱贫,我就一天放不下心来我很怕这件好事办不好,最后给人民交不了账,给历史交不了账。
这是2020年7月29日拍摄的陕西省延安市延川县文安驿镇梁家河村村貌(无人机照片)。总书记还为大家加油鼓劲:人民战争要靠人民共同来打。
听闻医务人员以身殉职感到心情十分沉重,为患者病情好转而倍感欣慰,嘱咐指导组负责同志有什么情况、有任何需要,可以打电话直接和我说在疫情防控最危急的日子里,总书记始终牵挂群众安危。掀锅盖,知人民饥饱40多年来,习近平先后在中国村、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花的精力最多。习近平说:我饿了,乡亲们给我做饭吃。听说大家年三十才能回家,总书记说,快递小哥工作很辛苦,起早贪黑、风雨无阻,越是节假日越忙碌,像勤劳的小蜜蜂,是最辛勤的劳动者,为大家生活带来了便利。
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下地吃饭,知青的玉米团子黄澄澄的,老乡说:这是真粮食。能用众智,则无畏于圣人矣。新华社记者 张博文 摄2021年9月,正在陕西榆林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共绥德地委旧址。我的衣服脏了,乡亲们给我洗。
新华社记者 赵鸿宇 摄党的十八大后,习近平总书记跋山涉水,走遍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50多次调研扶贫工作,从一定要看真贫到务必要真脱贫,坚定地把历史责任扛在肩上。在工地现场,同农民工亲切交谈,强调要更多关心、关爱农民工。
这份情怀,得益于家庭润泽。快递小哥刘阔就是其中一个。
习近平总书记曾引用这句古语,阐明人民的力量。为起草好十四五规划建议,当年7月到9月,习近平总书记接连召开7场专题座谈会,听取方方面面声音。在浙江,带领省级领导下访浦江,主动倾听来访群众反映的矛盾问题2016年全国人代会审议现场,习近平总书记用了20分钟向一名村党委书记了解当地发展情况。作为国家领导人,人民把我放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我就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一言一行,总书记心中装着基层一线劳动者,珍重大家的每一份付出。在宁德访贫问苦,他回想着寿宁县令冯梦龙的为民举措,对三言中的警句熟能成诵。
对人民的这份承诺,总书记始终铭刻于心。裤子破了,乡亲们给我缝。
从小村庄到党中央,从农村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党的总书记,习近平始终心怀家国、躬身为民。2018年12月18日,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坐在主席台前排的习近平总书记起立转身,带头向坐在主席台后区受表彰的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代表鼓掌祝贺,表达敬意。
抗击台风,强调军民团结一心,筑牢抵御自然灾害的坚固堤坝一路走来,习近平始终真心相信、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2021年6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同志来到北大红楼。
展厅内,刊载着李大钊名篇《庶民的胜利》的《新青年》杂志原件前,习近平总书记细细观看。40年前离开梁家河的那天早上,院子里早早挤满了送行的乡亲,大家一声不响等他起床。新华社记者 鲍菲菲 摄劳动的底色,铸就了为民的本色:2012年,阜平踏雪,盘腿上炕。当年的县委办干部回忆说,习近平经常带着县委工作人员搞调查,特别选在县城大集的时候,在大街上摆上桌子,拉着来赶集的老百姓做调查。
看老乡的糠团子差很多,习近平主动换着吃。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一面五星红旗在100多位普通中国人手中传递。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有关方面认真研究加以吸收。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强调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
新华社记者 黄宗治 摄在宁德,为听到偏远乡村的百姓心声,沿着柴刀砍出的荆棘山路三进下党。习仲勋,这位关中农民的儿子,被称为从群众中走出来的群众领袖。
同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号召做焦裕禄式的县委书记对焦裕禄的一往情深,化为习近平一心为民的满腔热血。从实现摆脱贫困的千年梦想,到抗击百年不遇的世纪疫情,再到贡献无与伦比的冬奥冬残奥盛会,亿万人民的支持参与,正是中国共产党无往而不胜的力量之源。2022年1月30日,壬寅虎年春节即将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一席讲话虎虎生威、振奋人心:只要14亿多中国人民始终手拉着手一起向未来,只要9500多万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与人民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我们就一定能在新的赶考之路上继续创造令人刮目相看的奇迹。在清洁站,称赞环卫工人是城市的美容师为了人民的幸福,一往无前以赴之,夙兴夜寐以求之,不遗余力以成之。
这是2019年8月7日拍摄的河北省阜平县骆驼湾村(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范培珅 摄2013年腊月廿三农历小年,甘肃定西元古堆村格外寒冷。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2018年6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的正是这句古语。
我后来无论是上山下乡、上大学、参军入伍,还是做领导工作,焦裕禄同志的形象一直在我心中。同时要求严查安全隐患,确保航空运行绝对安全,确保人民生命绝对安全。